实践实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实践实习 > 正文

外国语学院2020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七)——深掘土陶文化之脉,探寻传承发展之道

发布日期:2020-08-20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0年8月19日星期三,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非遗文化邮递员”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带领小朋友们来到中国土陶第一村——何家楼村陶艺博物馆,聆听陶艺师讲解陶艺渊源与发展,体验手工制陶乐趣。本次活动旨在带领小朋友们在实践中品味陶艺魅力,传承陶艺文化,同时探寻非遗融合企业发展的传承之路。


品土陶底蕴,悟工艺匠心。何家楼村因土陶生产而得名,并享有“中国土陶第一村”的美誉。早在600多年前,土陶业就何家楼村扎下了根。何家楼村民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和祖传技艺,使土陶业蓬勃发展,何家楼村土陶制作工艺世代相传并延续至今。为继前业,以起后昆,山东省第一个生活土陶用品博物馆在此落成。

从小就与土陶相伴,从事土陶制作30多年的陶艺博物馆馆长张永伟讲述了自己的土陶工艺传承之路,说起传承,馆长张永伟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几年前村民大多外出务工,这导致村里从事传统陶艺事业的人越来越少,土陶工艺传承状况堪忧。在创立了陶艺博物馆之后,当地百姓对传统土陶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传统土陶工艺的独特价值,对传统土陶工艺保护与传承愈加重视。从建设陶艺博物馆,到开办陶艺体验班,加强陶艺文化教育。在张馆长和陶艺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传承的行列。2018年5月何家楼村陶艺博物馆被批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而今年已经上报申请山东省非遗单位。


领略陶艺风采,实践体会工艺。一走进博物馆东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精美的陶艺制品。展柜上陈列着各种土陶罐、模具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土陶制品。一些造型奇特的土陶制品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其中一个陶器一侧底留出两个洞,盆底铺着棉花垫,在馆长的提示下,一名队员猜出这个陶器是小孩子的坐盆。大部分制品颜色平淡,外观朴素,却有着极大的物用价值。张馆长提到,在过去久远的岁月里,这些不起眼的土陶制品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带娃工具。如今,像水罐、鱼缸、漏盆等陶具依然被当地百姓使用。二楼西展厅展示的历代陶艺制品、制陶工具等着实让队员和小朋友们大开眼界。过去百姓家里使用的陶制用品一应俱全。其中有许多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物,直径超一米的清代造“天下第一陶盆”稳居其中。


体验制陶乐趣,探寻传承之路。张馆长边走边向我们讲解一件成品陶器诞生的历程。张馆长说道:“经过选土、揉泥、拉坯、晾干、烧制五道工序,一件又一件土陶品便制作完成了。在漫长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件制作用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队员们还观看了陶器烧制过程,两米高的烧窑,慢火烧制500℃后封死窑门,露一小口加草加柴,陶器变成白色关闭窑门,透气制出成品就是红色,不透气就是蓝黑色。第一次近距离直观地观察陶器烧制的过程不仅在队员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激起队员们进一步探索陶艺文化的热情。

何家楼村人张茂林是老陶艺人之一,从小受陶艺文化的熏陶,十分热爱陶艺,并一直坚守在传承陶艺文化的事业中。在院子里,他向队员们演示了陶器的制作流程,他准备好材料,启动机器,一边用右脚踩住电动转盘,一边用手给陶泥拉坯塑形,只见转盘快速转动,一转眼一个成型的陶器便出品了。陶器在他手中仿佛是一见如故的朋友,配合得十分默契。张茂林老先生用他高超的制陶技艺向我们展现了陶器制作独有的美感。队员们和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准备动手制作陶器,尽管队员们动作有些生疏、不规范,但在张老先生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都制出了令自己满意的陶艺制品。一双双“小泥手”捧着各式各样的小陶器,制作陶器的快乐难以言表,洋溢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体验了制陶乐趣后,张馆长向队员们分享了这些年土陶非遗与企业融合发展的历程与成就。还介绍了陶器和其他器皿相比的优势所在:用陶土做成的漏盆蒸馒头不沾不泥不漏气;陶盆养鱼不烂尾不烂眼睛、养花不烂根;普洱茶用陶罐装不发霉等等。每年当地及周边地区相关企业都会来此订购大批土陶制品,何家楼村陶器在网上也有着广泛的销售渠道,通过张馆长的讲述,队员们认识到陶艺非遗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中。

本次探寻中国土陶第一村---何家楼村陶艺博物馆,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当下非遗传承工作的曲折艰辛并对陶艺文化工作者们的坚守创新精神表示敬佩,小朋友们在了解陶艺历史、体验制陶乐趣后对陶艺更加热爱,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陶艺文化的魅力,参入到传承陶艺文化的行列之中,让陶艺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文化沃土中,代代相承永流传。

(文:邢琰 崔群星 图:“非遗文化邮递员”小分队 来源:“非遗文化邮递员”小分队)